根據《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
要完成發展目標,鋼企面前擺著三道坎:質量效益、低碳節能、智能制造。
全文共1808字
閱讀大約需7分鐘
01.質量效益:
“在不確定性中確保高質量增長”
對于制造行業而言,最終要回歸的是制造本質,擺在鋼企第一位的是“質量效益”。
我國鋼鐵行業已進入由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轉變的加速演進期,處于由大到強歷史轉變的關鍵階段。然而,當前世界局勢、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經濟發展,鋼鐵行業穩增長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同時面臨錯綜復雜的嚴峻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鋼企仍要實現兩方面任務:一是如何以更低成本的工藝制造出更高質量的鋼材,通過產品結構優化、產品質量提升實現“提質”;另一個是如何提高原料、能耗、設備等關鍵環節的生產效率,實現單位投入的產出效益提升,完成“增效”。
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有需求,如何利用新途徑實現鋼鐵全過程質量管控,是鋼企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02.低碳節能:
“不僅是局部治理,更是一場全方位綠色革命”
鋼企生產追求效益,控制成本是至關重要的途徑,談到成本就離不開“低碳節能”。
鋼鐵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最大的行業,且受廢鋼資源不足等因素影響,我國鋼鐵業以長流程為主,減碳難度較大。
作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焦炭是目前鋼鐵行業主要的煉鋼原料,從輔助原料到變成鐵水這段環節,是能耗最大的部分。相比長流程工藝,發展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短流程煉鋼,可減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電爐煉鋼是推進鋼鐵綠色低碳發展的有效途徑,有條件的長流程企業可以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
然而,鋼企低碳節能絕不是局部治理,而是一場全方位的綠色革命。制造全流程的雙碳管理、轉爐冶煉等過程中的點狀價值挖掘等等,同樣是實現綠色低碳的重要途徑。
無論實施何種生產制造流程,低碳綠色發展都是鋼企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誰能夠在綠色低碳上先行一步,誰就搶占了發展的制高點。
03.智能制造:
“將數字技術創新貫穿鋼鐵工業全過程”
質量效益、綠色低碳倒逼鋼企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數字化轉型是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
鋼鐵行業實現智能制造,根本解決途徑在于數字技術進步,讓新一代數字技術貫穿鋼鐵工業全過程。對于鋼企來講,主要實現兩個維度:“企業一體化”和“工廠一體化”。
從企業角度看,鋼企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實現“從制造到服務”的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并通過打造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在線化、社會化協同制造,向服務化轉型,成為鋼鐵產業集群發展的“主引擎”。
若從“工廠一體化”角度看,“燈塔工廠”是企業智能制造升級的目標。
“燈塔工廠”代表著數字化制造的世界水平,一直被視為“數字化制造”的示范者。而鋼鐵工廠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資源,鋼鐵生產的高爐冶煉、轉爐冶煉、電爐冶煉、連鑄、軋制等過程均為“黑箱”過程,這些正是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的最佳場景。
鋼鐵工廠是燈塔工廠、智能工廠的試煉場。借助工業互聯網、大數據、AI等數據采集、挖掘及分析技術,可以快速解決鋼鐵工業普遍存在的“黑箱”難題,完成從燒結、高爐、電弧爐到連鑄、軋鋼的工廠價值鏈數字化。
04.行動,時不我待
那么,鋼企如何實現價值驅動,從業務、數據和技術三方面提升質量效益?面對復雜多樣的生產因素,如何兼顧生產安全與低碳環保?如何幫助管理層進行智能工廠規劃,推進工廠智能全面落地?
5月7日,樹根科技聯合新鋼網,舉辦樹根科技助力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系列直播之“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活動,特邀數字化轉型專家們帶來鋼鐵行業的專業分享。
樹根科技聚焦于面向工業4.0的平臺技術和產品研發,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根云(ROOTCLOUD)平臺,構建基于平臺的工業APP和工業數據驅動的創新服務。樹根科技深耕鋼鐵冶金行業,為鋼鐵企業打造價值驅動的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新一代數字化平臺”,為鋼鐵企業提供從企業數字化轉型規劃到落地的創新解決方案,并結合鋼鐵企業全流程產線設計鋼鐵工業基于工業物聯網平臺的創新應用。
今天,讓我們拭目以待!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