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民經濟運行承受了超預期下行壓力,鋼鐵行業運行環境也較為嚴峻,面臨下游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等挑戰,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要求更高。
作為集團的一員,冷軋薄板公司見證了整個新天鋼集團混改前后的巨變。從每月虧損數億元,到2020年全年實現利潤總額40.3億元;從與行業標桿企業工序成本每噸相差數百元,到如今只差幾元到幾十元;從設備事故頻發,到事故發生率降低近70%;從每天繳納數萬元罰款,到成為業內環保“標桿企業”……
目前,我國處于工業化進程后期,制造業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迫在眉睫。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融合發展,正成為包括鋼鐵在內的我國工業體系轉型升級、增強和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
01 數字化轉型:補短板、強弱項
門口處,人臉識別裝置兢兢業業地“站崗”;工廠內,視頻自動巡檢極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車間里,各條生產線有條不紊地自動運轉,工人師傅們只需坐在監控大屏前,就能將設備、車輛、人員、能耗等多項數據實時變化情況盡收眼底……所看到的景象與想象中的飛塵滿天、火花四濺完全不同。這里就是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廠”。
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有冷軋、鍍鋅和鍍鋁鋅等近一百種產品,產品成功打入長安、宇通、北汽福田、美菱等數十家知名汽車和家電企業,并出口到歐美多個國家和地區。
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耀東在接受《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5G全連接,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公司需要建設智慧園區項目,我們攜手樹根科技合作“5G+智慧工廠”項目,聯合組建“5G+智慧工廠”工作室。透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5G+智慧工廠”建設讓傳統鋼企煥新升級。生產車間不僅實現了設備連接、數據挖掘,還在實現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的管理精進路上持續發揮效益。該項目應用效益顯著,獲評“福布斯中國2021年度中國十大工業數字化轉型企業”,福布斯中國認為其數字化轉型經驗和做法值得行業借鑒。

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聯手樹根科技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5G+智慧工廠”建設讓傳統鋼企煥新升級。
“中國工業場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低,意味著智能制造發展前景廣闊。”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數字信息化部長孫石指出,我們通過“5G+智慧工廠”項目建設,實現了園區內車輛、人員、設備、能耗等各個數據的全流程實時監控。通過后端大數據平臺分析處理和可視化調度,實現生產數據監測分析、能耗管控、人員行為管控等,該案例的實施,顯著提高了工廠整體制造和管理水平,從而獲得了相應的經濟效益。
首先,數據利用率提升。基于數據深度融合分析,經營指標開發效率提升超50%,數據利用率提升超80%。
其次,設備穩定性提升。通過構建價值應用,實現設備7×24報警、故障原因診斷,非計劃停機大幅度降低,設備點檢效率提升50%,穩定性預計提升40%。
再次,能源利用率提升。實時監控生產環境和生產設備參數,優化工廠內部能耗管理體系,能源利用率提升15%,幫助節約企業成本。
最后,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模式逐漸轉變為線上查看具體的業務活動信息,減少數據收集、處理、匯總、統計的人工干預,報表統計效率提高30%。
以樹根科技“根云”平臺為數字化轉型新基座,雙方圍繞數字資產管理、生產計劃優先、企業應用數據治理等展開業務。在5G技術的引領下,助力冷軋薄板公司迅速打通從銷售到生產再到采購全流程的數據共享,深度挖掘、優化成本、輔助決策、探索創新,實現人、事、物的互聯互通、協同管理,加速冷軋鋼鐵產業數字化轉型。
2021年,冷軋薄板公司前10個月創效1190余萬元,酸軋機組有效作業率達到94.29%,鍍鋅機組有效作業率達到98.83%,連退機組有效作業率達到99.12%,鍍鋅產品原品種成材率達到96.28%,連退產品原品種成材率達到96.45%。
02 5G+工業互聯網:雙向奔赴才有意義
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板材基地,圍繞國家“新基建和數字經濟”戰略,搶抓5G先機,基于樹根科技“根云”平臺,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加快建成國內一流、業內領先的綠色、智能、高效的智慧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工廠,加速數字化轉型步伐。


“5G+智慧工廠”項目建設,顯著提高了工廠整體制造和管理水平,從而獲得了相應的經濟效益。
在王耀東看來,5G技術可將企業的“人、機、料、法、環”進行充分互聯,進一步賦能鋼鐵制造,實現鋼鐵行業智能設備互聯、智能化生產、智慧化運營,以及綠色發展。此外,該“5G+智慧工廠”項目核心優勢在于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頂層規劃與分步實施,實現廠內的互聯互通,有效推進各項數據的分析與使用。
在智能設備互聯方面,通過5G進行設備的連接,可以減少項目建設過程中線纜的設計和施工,5G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特性可以有效突破傳統無線技術的瓶頸。
在智能化生產方面,鋼鐵行業結合5G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進行全生產要素的連接,顛覆原有生產操作和組織模式,對鋼鐵工藝流程進行再造和優化,可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充分賦能鋼鐵智能化生產。
在智慧化運營方面,企業運營過程中會涉及生產資料、生產設備、物流資源、產品等要素的連接和管控,利用5G技術能夠將企業運營的關鍵要素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提升企業綜合運營效率和用戶的產品體驗。
在綠色發展方面,鋼鐵企業可利用5G大連接特性采集各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數據,找出問題嚴重的環節,并進行工藝優化和設備升級,降低能耗成本和環保成本,實現清潔低碳的綠色化生產。
在數據安全方面,利用5G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能力,實現數據不出場及出廠后通過專用通道進行傳輸,充分保障數據安全性。
孫石認為,隨著5G的商用,有望帶動工業互聯網的大規模落地,形成全新的制造業經濟發展范式。
從短期效益來看,工業互聯網極大地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提升公司資本效率。同時,工業互聯網依托集聚共享的資源平臺,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上下游商業伙伴的互聯互通。
從長期效益來看,工業互聯網將構建新的商業模式,按產出付費、按需定產,改變原有與用戶的連接方式,創造萬物基于平臺的市場。最終,工業互聯網將構建供需自治的經濟,產品持續需求感知,設備從端到端的全自動化,實現商品流程中資源利用最優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5G與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推動企業在信息覆蓋、數據采集、感知運用、防控能力、產業轉型等不斷升級,推動鋼鐵產業進入智能化時代,從“粗大臟”的傳統行業走向共建“和諧民生”的現代制造業
03 鋼鐵行業: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之基石。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深度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鋼鐵行業面臨著如何使我國的鋼鐵產品更加高端化、優質化、下游產品足量化等問題,這是鋼鐵行業努力的方向。鋼鐵產品的開發要實現資源消耗、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降低。新時代,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推動鋼鐵行業提質增效,將是一片大有可為的藍海。
業內專家認為,鋼鐵行業必須與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相融合,發揮鋼鐵行業應用場景和數據資源的優勢,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以底層生產線的數據感知和精準執行為基礎、以邊緣過程設定模型的數字孿生化和CPS化為核心、以數字驅動的云平臺為支撐,建設數字技術與鋼鐵企業實體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創新基礎設施,鋼鐵材料創新基礎設施是鋼鐵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體來看,鋼鐵行業還是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利用創新技術和方法積極推進三大鋼鐵改造工程。“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是覆蓋全行業的三大鋼鐵改造工程。
目前,鋼鐵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于其很容易實現共享,很容易推廣,能將數字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產業數字化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鋼企對智慧制造的理解越來越深,中國鋼鐵產線的“智商”也越來越高。我們期待,產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的中國鋼鐵,能在未來智能信息系統領域率先突破,在世界鋼鐵技術領域留下中國印記!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