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碳減排,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目標。智慧碳排放管理助力企業節能增收、加強可持續發展競爭力。"碳"索智慧升級新路徑,洞悉智慧碳排放管理的核心挑戰與價值落地。
一、雙碳發展趨勢與業務挑戰
1.1 “雙碳”管理發展背景
"雙碳"是指碳達峰和碳中和,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目標。其宏觀發展背景如下:
-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繁發生,使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全球氣候變暖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 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增加:全球各國逐步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國家戰略,積極參與并履行國際氣候變化協定的義務。
- 中國的承諾和目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提出“2030年前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達到峰值,2060年前力爭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 綠色發展的趨勢:隨著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公眾對環保問題的認識加深,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越來越被重視。
另外,很多企業因為ESG、下游企業加入了RE100等原因,被要求強制披露碳足跡:
1)碳核算標準體系紛紛落地,越來越多的全球化企業發布了碳中和行動計劃

2)全球碳治理體系已成為大趨勢,企業全面碳管理時代已然到來
- 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地區加入碳交易大潮,當前約有38個國家級司法管轄區和24個州、地區或城市正在運行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已成為碳減排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
- 工業、電力、建筑、交通是各國碳交易市場重點納入減排的行業;
- CBAM碳關稅法案正式生效,碳披露報告已成為企業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必需“通行證”,涉及375個海關稅號、中國出口歐盟189類合計70.96億美元產品,鋼鐵,鋁、肥料行業受影響較大;

1.2 “雙碳”管理業務挑戰
企業和園區在進行碳排放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一般面臨如下問題:
1)自身難以識別企業排放邊界
碳排放涉及企業經營活動的多個方面,不僅包含了能源燃燒、制程排放,還包含了員工差旅等其他排放,企業往往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全面的識別企業的碳排放活動。
2)碳排放盤查專業門檻高
目前國內與國際有多種核算方法和標準,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進行碳排放摸盤的專業門檻,而標準和方法論的更新也會帶來碳排放、配額核算方法及因子取值的不定時更新,進一步增大了核算難度。企業需要依賴第三方機構,或需要配備專人甚至團隊進行排放邊界配置、核算公式選取、數據收集等工作。
3)企業缺乏碳市場交易經驗
當前,全國碳市場尚處于探索期,市場變動大,企業缺乏碳市場交易經驗,在履約壓力下,面臨高成本履約等壓力。
4)企業轉型壓力大
政府監管力度加大,企業面臨巨大轉型挑戰,例如可能因碳排放超標或缺少用能指標而減產甚至停產。如何挑選合適的減排措施,制定減排計劃,實現低成本減排是企業轉型的關鍵點和難點。
1.3 “雙碳”管理發展趨勢
1)企業碳排放歷程
- 企業碳排放管理歷程:符合行業標準的碳計量、碳減排、碳報告、碳抵消、碳中和
- 碳排放量計算方法:排放因子法(∑EF*AD);實測法;質量平衡法

2)雙碳管理平臺是指能夠幫助企業和組織管理和監控其碳排放的系統,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以下是其發展主要趨勢:
- 智能化:通過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碳排放數據的智能分析和預測,幫助企業更好地制定和實施減排策略。
- 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對企業碳排放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網絡化:通過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分散的碳排放源的集中管理和監控。
- 標準化:隨著國際對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要求不斷提高,”雙碳“管理平臺的標準化趨勢也將越來越明顯。
- 服務化:“雙碳”管理平臺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數據管理和監控服務,也可以為企業提供減排策略咨詢、碳交易服務等。
- 環保和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將更加重視其對環境的影響和企業社會責任,”雙碳“管理平臺系統將在企業的經營決策和運營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二、樹根科技“智慧碳排放管理平臺”助力企業“節能減排增收”
- 2.1 樹根智慧碳排放管理平臺(iCEP)
1)iCEP功能架構

2)產品能力
- 工業連接:設備數采,實現企業設備IOT數據在線呈現
- 根云平臺:IoT數據采集、海量數據分析處理、IT系統集成
- 根鏈平臺:排放認證、碳足跡、碳資產、碳交易
- 能源管理:集成樹根能源系統以及其他公司能源產品,提供綜合能耗分析、單耗計算、管理降耗能力
- 數據中臺:海量數據的持久化、計算分析與服務
- 云視界等BI工具:靈活配置數據呈現報表與駕駛艙
3)產品價值
2.2 典型場景與用例

2)組織碳排放
支持企業碳排放監測體系構建,實現企業組織維度碳活動數據在線采集、碳排水平自動測量、組織碳流動態分析。

3)IoT——碳排放源在線采集,區塊鏈——行業公允的碳監測數據

4)建立行業碳排放測量/報告/核查MRV管理聯盟鏈

5)打通國際碳資產交易平臺實現企業碳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
支持“集團-公司”多級碳賬戶創建,實現對集團碳資產“交易有評估、分時有依據、流向能跟蹤”。

6)產品碳足跡
圍繞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基于LCA評價體系,全面拉通物流、原材料等范圍3排放,精準核算產品碳足跡。

研究表明建立報告產品生命周期排放的企業,其碳足跡在1-2年內產品碳足跡將減少7.5%左右,最高能下降19%,而且報告越詳細,其產品碳足跡下降幅度越大
7)低碳減排共建綠色供應鏈生態體系
基于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打造可信互信的共享網絡環境,構建行業內的數字化低碳生態體系,全面收集供應鏈上下游的真實碳排放量,實現供應鏈產品的綠色認證,助力行業的低碳減排目標順利落地。

8)通過產品碳足跡溯源認證產品碳標簽
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為主線,收集從原材料至產品制造到最終銷售各環節產生的碳排放量,形成產品碳足跡,通過行業協會(聯盟)給產品發放碳排放標簽,加快構建零碳產業體系。

9)7-SBTi科學碳目標
結合iCEP平臺的碳管理數字化能力(組織碳、碳減排、碳資產、產品碳、綠色供應鏈),聯合國際權威組織機構為客戶企業設定科學碳目標及全程服務。

10)零碳規劃
評估每個減排項目的邊際減排成本。在經濟和環境影響方面,通過模擬尋找最佳方案。與公司目標進行交叉比較,并持續監控進度。

11)ESG數據管理
ESG可以為企業建立社會信任,是評估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基準。iCEP協助企業迅速建立符合各種國內外披露標準(如GRI、TCFD等)的ESG數據收集和分析系統。這不僅降低了披露門檻,提高了效率,而且獲得了更多的資本利益,增加了市場價值。

12)DPP(數字產品護照) – 電池護照
歐盟推出了電池法規和產品數字護照,并發布了首個電池護照。這需要實時在線披露電池性能、材料成分、ESG數據(包括產品碳排放數據)和企業盡職調查。這將增加與公司產品出口數據披露相關的綜合管理成本。ROOTCLOUD具有物聯網數據收集、區塊鏈技術、追蹤工具和碳排放管理軟件的能力,為產品數字護照提供了綜合管理解決方案。這有助于公司提高數據收集的效率和產品數字護照的快速披露。

2.3 樹根“零碳”管理平臺核心優勢
利用IT+OT數據聯合計算能力,準確實時分析總體排放與單位產品/單位產值排放;
利用區塊鏈能力,支持基于可信數據的碳排放自動核查、ESG披露、碳足跡分析、碳資產交易等;

樹根參與 “國家隊”雙碳相關標準指南編寫
行業標準指南編寫
- 與信通院牽頭編寫《基于工業區塊鏈的碳核查系統研究》
- 參與編寫國家首個區塊鏈雙碳標準《基于區塊鏈的可信碳達峰碳中和的數字技術規范》
- 參與編寫中國信通院AII《重點工業行業碳達峰碳中和需求洞察報告》
榮獲榮譽資質
- 中國工信部2022金磚國家工業創新大賽優秀項目獎
- 2022年度責任案例樹根格致“基于工業區塊鏈的碳監測平臺”
- 入選信通院碳達峰碳中和優秀案例集
- 獲得“樹根格致碳監測系統V1.0”軟著
三、樹根科技的“零碳”管理實踐案例
三一集團:18號廠房碳排放監測

DCAP:組織碳足跡報告披露—數字碳管理平臺

AMATA:園區碳交易運營—溫室氣體(GHG)管理平臺

郴州宜章:智慧園區雙碳平臺

解鎖“智慧碳排放管理”完整版,請關注樹根服務號
搜索【樹根科技官方服務號】或【shugenhulian2021】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